记印江自治县统一战线同心帮扶助推乡村振兴工作
自今年以来,印江自治县“千企兴千村”工作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统领,坚持“村企共建、互利合作、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、共谋发展”的理念,采取企业入驻到村、基地建设到村、利益链接到村、三变合作到村、春晖行动到村的方式,积极动员民营企业结对帮扶脱贫村,以带政策、带项目、带技术、带信息、帮资金等帮扶措施,通过整合村级资源优势,培育长效产业,形成了“典型带路、示范带动、整体推动”的帮扶格局,实现了企业帮村从捐款帮转向项目扶、从救济帮转向共发展、从只言责转向互赢利的三个转向良性发展趋势。
一、主要做法
一是企业入驻到村。强化组织领导,压紧压实工作责任,切实加强对“千企兴千村”工作的组织领导,在原有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充实,召开专题会议,安排部署企业结对帮扶事宜。研究制定工作实施方案,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职能职责,各成员单位和民营企业结对入驻到村,扎实开展帮扶走访,了解实际困难,组织召开座谈会,与村支两委和党员群众代表共商乡村振兴之策,并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,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。
二是基地建设到村。健全体制机制,因地制宜发展产业,促进脱贫增收,各民营企业通过到村建设基地,发展壮大实体产业,与农户建立利益连接机制,带动群众增收致富。在罗场乡坪窝村,印江民康药业有限公司采取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方式,建成中药材基地5000亩,解决当地200余名群众就业,每年发放劳务工资达30万余元,公司通过吸收农户土地入股,收益后与农户按比例分红的方式解决了农户增收难问题。杉树镇联营村武峰牧业有限公司通过生猪代养方式开展帮扶工作,流转当地群众土地43亩,投入资金150万元建成生猪养殖基地,通过赊销仔猪给农户散养和公司集中为农户代养方式,实现公司与农户利益共享,辐射带动周边村寨65户脱贫户213人增收。在杉树镇何家梁子,贵州梵净山天人合一有限公司采取“公司+基地+农户+贫困户”帮扶模式,流转茶园1670亩,投入资金2000万元,实现茶农土地流转有租金、进园务工有薪金、茶园入股有股金,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,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600多人,辐射带动脱贫人口450人稳定增收,惠及周边群众960户5000多人。木黄镇劲嘉集团梵天菌业有限公司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,以帮助菌农解决技术、资金、销售、发展等方式带动产业发展,同时就近提供就业岗位3200个。
三是利益链接到村。强化村企联建,充分发挥商会引领,促进集体经济发展,积极引导各地商会组织参与巩固脱贫攻坚帮扶活动,通过村企联建,发挥信息和管理人才优势,实现村企利益共享,壮大村级集体经济。龙津街道商会,在结对帮扶村设立产业帮扶基金,按照农户自愿、企业固定分红、滚动发展原则,采用“商会+信合+村集体经济+农户”的方式,在原有产业基地规模基础上,分别与17个村的479户脱贫户以每户5万元“精扶贷”资金2395万元入股商会会员企业,按照每年村集体1000元、农户5000元保底分红,截至目前,已发放贷款126户630万元,与13家会员企业签订了投资入股协议。洋溪镇商会,充分发挥商会引领作用,村集体用土地入股会员企业,利用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,大力发展雷竹、精品水果等农特产业,产业见效后与村实行盈利分红,以此壮大村集体经济,创办铜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,带动当地80余户群众种植红薯1000亩,为群众创收80余万元,组织春晖使者筹资200万元建成年出栏10万余只獭兔养殖基地,带动周边20余户群众增收,建成200亩精品水果基地,带动周边群众和51户脱贫户就近务工,创办杨家林砂石厂给当地村民提供20个长期就业岗位,为当地工程运输车队家庭创收100余万元,发展茶叶基地3000亩,带动了一方百姓增收致富。
四是三变合作到村。强化合作开发,以股份合作方式,促进企业和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,企业与村合作,共同开发,共同发展,玉芽茶业企业组织各茶叶大户以茶园入股形式,把周边茶叶大户及部份茶叶散户紧紧捆在一起,使公司固有的1500多亩茶园增加到4000多亩,形成较大规模茶叶产业,并常态化开展茶园管护知识培训,实现了茶农收益有保障、技术有提升。沙子坡镇韩家村,通过村企联合,实现村美民富产业兴,村支两委和外出乡友一起探索生猪代养和苗圃代种的“双代”产业发展模式,引进龙头企业,建成年出栏2000头生猪代养基地,建成160亩规模的苗圃种植基地种植海棠、红枫、红叶石楠2万余株,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时,群众致富步伐进一步加快。杉树镇新宅村春晖使者纷纷回乡创业带动群众致富,采用“春晖社+专业合作社+群众”的模式,发动群众养殖藏香猪,按利润的20%作为合作社发展滚动资金,20%作为脱贫户分红,10%作为社管理团队奖励,50%作为全体社员分红比例,合作社共筹集入股资金近100万元,引进种猪50头,商品猪500头,惠及脱贫户47户138人。
五是春晖行动到村。倡导公益捐助,注重民生保障,促进乡风文明,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投身“光彩事业”,访贫问苦,捐资助学,以公益之举,促民生改善。梵净山医院、博爱医院、湖南商会、川渝商会、河南商会等民营企业团体先后到沙子坡、龙津、板溪等乡镇(街道)开展爱心捐赠活动,在杉树中学20名留守儿童获赠了爱心套装和书包,在龙津街道民营医院组织的医疗服务队为群众开展义诊,免费发放医药物品,在朗溪镇昔蒲村,春晖使者田茂军情系桑梓献丹心,在该村实施公益捐赠用于教育帮扶,按考上一本1000元、考上二本800元、考上三本500元一次性发放助学金,村里老村干、军烈属、病患、五保户及80岁以上老人按每人每年300至1000元不等发放慈善金。
二、经验总结
印江自治县自开展“千企兴千村”工作以来,积极动员发动社会各界团体,共同发展实体产业、保障社会民生、宣传教育引导,齐心协力,为参与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,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经验。一是民营企业、商协会的自身发展是前提,不断壮大增强自身实力,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,创造更多收益,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,只有企业发展了,才有能力、有实力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多贡献。二是帮助脱贫村建立长效脱贫机制是关键,民营企业、商协会资助建立、完善硬件设施只能是为乡村振兴起好步、提供帮助和指导,要彻底甩掉贫困,促进乡村振兴,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,激发其内生动力,因此,在帮扶过程中,要注重抓好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,提高村民文化素质。三是坚持企业量力而行积极作为是原则。印江自治县参与“千企兴千村”行动的民营企业、商协会在实力与规模上不平衡,但能够充分发挥企业优势,从实际出发,量力而行,采取多形式的帮扶活动,转变群众观念,体现出了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的特别成效经验。
三、创新模式
印江自治县“千企兴千村”的顺利推进,重点在该县优越的地域资源禀赋开发利用,得益于各企业、商会的帮扶带动,离不开帮扶政策的支持,更离不开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,找准产业助发展有效途径,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,走农业产业化发展,为民分忧担风险,整合土地与劳动力双闲置、产品与市场不流畅、资金与投资环境优化升级带来的红利,形成大度容纳共发展格局,在资源充足的地方,积极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投资,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形成政府引导、企业决策、群众参与、带动周边发展的有效增收模式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