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思南县坚持无事不扰、有求必应服务理念,深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,通过界定时间频次、明确适用范围、规范行为准则、强化跟踪问效等举措,创新建立“企业安静日”制度,精准企业服务,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行为,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,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。目前,全县现存市场经营主体40438家,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47.3亿元,同比增长5.5%。
一是界定时间频次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年度常规检查事项、时间、范围等安排,科学制定合理入企检查计划,明确每周星期一、星期五属“企业安静日”时间,安静日除案件查处、突发事件、安全生产、投诉举报等特殊情形外,任何单位不得入企开展行政检查、执法、收费等活动。同时,行政执法单位主动进入同一企业每月不得超过3次、每年不得超过15次,不得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和节奏。
二是明确适用范围。利用电视台、网站、微信公众号等资源,积极宣传解读企业安静日政策,广泛征集企业安静日适用范围,将对全县经济稳增长有较强支撑带动作用的上规入统企业、农业龙头企业、重点投资项目和重点招商引资企业等纳入“企业安静日”实施对象,支持鼓励全县各类企业申报适用对象,建立服务中小企业数据库,定期动态调整优化,拓宽适用和服务范围。
三是规范行为准则。建立入企活动备案制度,对企业安静日内确需入企进行的执法检查活动,由入企单位填报《思南县入企检查备案表》,经审批备案后入企。探索建立集中联合执法制度,对内容相近、关联性较强的行政执法活动,由行政执法主管部门牵头,提前办理联合执法审批备案手续,开展多部门、多股室集中联合执法检查活动,禁止行政执法单位多头、重复入企检查行为。目前,全县涉企联合抽查部门制定联合抽查计划33项、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抽查计划60项。
四是强化跟踪问效。由县招商营商专项工作组联合县纪委县监委、县司法局、县市场监管局等单位组成督察组,采取实地走访、电话接访、投诉信箱等方式,广泛征集企业反映线索,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,对“企业安静日”入企违规执法检查行为,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,纳入县营商环境负面清单管理,给予单位和负责人提醒、责令检查和通报等处理,确保有诉必接、有接必果。
三审:杨 渊
二审:吴艳玲
编辑:崔 贤
下一篇:没有了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