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地统战

沿河藤编 正在飞出大山的民族产业“名片”
时间:2022年09月02日 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佚名 浏览量:


近日,记者在沿河自治县和平街道联桥社区沿河藤编文化传承体验馆看到,一件件编制好的藤编产品有序摆放在展示柜上,有藤椅、背篓、秋千、吊篮、凉床等,产品种类繁多,涵盖从儿童到老人所需。

沿河藤编 正在飞出大山的民族产业“名片”

 

体验馆负责人蒋晓红告诉记者,藤编厂的工人大部分是社区居民,平时大家都把编织材料和工作拿回家做,完成后送回公司,由公司收购。对于技术不熟练的工人,公司组织大家进行业务培训,帮助提高技术,以增加收入。

“我们这里有固定务工的居民30多人,临时务工居民50多人。固定工人工资每月能达到3000余元,临时工按件计费,做得多的一个月也有1000多元。”蒋晓红说。

据了解,2018年蒋晓红投入上百万元成立沿河红峰藤制品有限公司,重金聘请当年沿河凉席厂退休技术人员返岗制作藤编,并为村民开展技术培训,重新擦亮“沿河藤编”这块古老招牌。

沿河藤编 正在飞出大山的民族产业“名片”

 

蒋晓红介绍,编制藤椅的藤条大部分采自山里的野生青藤,经过晾晒等工序,制成一根根细长的白色藤条。村民经过培训后,学会了相关技艺,带回家中制作,之后我们到村民的家里回收,同时再送上新的藤条。

“这样既能帮助大家创收,也不耽误村民干家务活,公司也不需要更多的生产场所。”蒋晓红说。

蒋晓红公司的藤编工艺,已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其生产的“土家背蒌”荣获2019年铜仁文化产业竞赛的非遗创意设计“铜牌奖”;“思州藤椅”“山羊王”荣获黔川渝毗邻文化旅游金三角第七次联动协作会“优秀文化旅游商品奖”;公司创意设计的“欣欣向荣”民族工艺品,在贵州省文化产业十佳评选活动中荣获“十佳品牌”荣誉称号。

沿河藤编 正在飞出大山的民族产业“名片”

蒋晓红告诉记者,公司发展初期,县民宗局不仅为藤编厂协调场地,积极申报培训项目及资金。同时,还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指导教学,对公司发展壮大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。

在传承好沿河民族技艺的同时,蒋晓红通过外出学习,引进了现代藤编工艺,生产出了床、沙发、吊篮、婴儿推车以及花篮、灯罩、摆件等手工小器具。目前,公司开发出了藤编制品、竹编、木制品、木雕、根雕等60多种民族手工艺制品,不仅丰富了产品序列,还进一步带动群众务工增收,扩大受益群体,有效解决了联桥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群众的就业需求,保证大家有稳定的收入。

“去年,受大环境影响,全年产值560万余元,今年来,已销售200万余元。现在我们正在深挖市场潜力,积极在广州、东莞等城市进行推销。同时,将进一步扩大工厂规模,不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。”蒋晓红说。

如今,一件件藤编制品,正从沿河各地汇流到红峰藤制品公司,再销往全国各地。规模化生产的藤椅、古凳、沙发、吊篮等藤编产品正在远销山外,已成为沿河民族文化产业一张亮丽的“名片”。

沿河藤编 正在飞出大山的民族产业“名片”

中共铜仁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主办   |   地址:铜仁市花果山市委大院二楼   邮编:554300


Copyright 2002-2021 中共铜仁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版权所有    黔ICP备18010817号-1    贵公网安备 52060202000157    技术支持武陵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