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地统战

印江“三四五”工作路径聚力推进“同心兴铜+聚力发展”工程
时间:2022年07月26日 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佚名 浏览量:



近年来,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采取“三”聚共识、“四联”助振兴、 “五心”促和谐工作思路,全力推进“同心兴铜·聚力发展”工程,不断提升统一战线工作的向心力、创造力和亲和力,实现参政有广度、发展有深度、服务有温度。

“三力”聚共识,参政有广度。一是宣传宣讲增强向心力。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,用好用活示范点资源,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作用,将党的传统精神融入党的政策理论宣讲中。利用清明、端午、国庆、重阳节等节庆点,结合基层群众性文化活动,组织引导党外人士开展学习宣传活动,增强党外人士坚定党的领导,引导群众感党恩,增强理想信念信心、自豪感和凝聚力。二是参政议政提升创造力。积极支持党外人士围绕示范点建设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,着重就乡村振兴、招商引资、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等课题开展考察调研,通过召开座谈会、实地调研、访谈交流等方式,履行参政议政、民主监督职能,掌握示范点建设真实情况,提出具有前瞻性、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,为促进示范点科学决策和有效施策提供参考。三是文化交流增加亲和力。充分利用文化“三下乡”活动,举办好“百姓大舞台”、文艺展演季等活动,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,放映公益电影。创新乡村优秀传统曲艺,进行现代化改造,使之更具有观赏性,组织民间工艺美术、传统节庆、传统体育活动,组建新时代文化娱乐宣传活动兴趣队伍,加强各民族的交流,凝聚各族群众团结协作意识。

“四联”助振兴,发展有深度。一是政企联动。全力推进新寨镇茶香联村党委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,引进贵州印江宏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龙头企业,整合团山、新寨、后坝3个村村集体经济和现有8600亩茶叶基地资源,按照组织联建、产业联育、民生联促、社会联治、资源联享的工作思路,组建新寨镇茶香联村党委,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,通过捐资助学、战贫抗疫等形式,自觉履行社会责任。二是项目联推。以中煤集团、苏州吴江、广东东莞对口帮扶印江的契机,充分发挥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优势,紧扣“特色”“田园”“乡村”关键,探索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,以“经营”乡村为抓手,努力打造木黄镇食用菌聚力乡村振兴示范点,采用“民心党建+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实施“千户万菇”行动,形成利益联接机制,统一生产提供菌棒、统一提供技术服务、统一保底价收回产品,保障每村培育一名食用菌产业致富带头人,保障每户培养一名种菇能手,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,助力乡村振兴。三是人才联培。充分挖掘和培育联村土专家、田秀才,把有文化、懂技术、善经营、会管理的农业人才队伍集中统一起来,跨村帮助群众从传统农业耕作中解放手脚,获取更多更稳定的收益和就业机会,以此形成辐射效应,影响、带动更多农民朝着技术骨干、行家好手的方向发展,不断增强驱动乡村创新发展的能量根基和文化底气,形成人才发展与乡村振兴相促相进的良性互动。四是成果联享。通过联合党委组建,把党组织由单兵作战变为抱团发展,把党组织的优势集聚起来,把各类的资源,土地、林地、信息、技术集合起来,让群众在资源效益更大化的过程中持续稳定增收,实现土地、人才、产业、文化、基础等共享共护。

 “五心”促和谐,服务有温度。一是党建引领 “ 聚心”。统筹融合群团组织服务资源,形成由工青妇为主体,文联、残联、红十字会等部门为成员的联合办公服务平台,开发服务项目和开展服务活动,推进兴民安置点“新市民.追梦桥”大群团工作格局建设,促进城市民族工作融合发展,维护社会和谐,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成果。二是劳动就业 “ 稳心”。通过劳务输出、引进扶贫车间、引导搬迁群众到经开区务工、引导搬迁群众到县城周边产业园临时务工、推介城区非公企业岗位、开发公益性岗位六项举措促进就业。截至目前,全县搬迁劳动力7935人,已就业7571人,就业率达95.41%,实现“一户一人”以上就业目标。三是公共服务 “ 顺心”。以满足搬迁户子女就学、就医需求为重点,进一步完善公共教育、医疗卫生、社会保障、社区服务等设施设备建设,新建、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所,开展义诊106次,覆盖16882人,开展走访、慰问等活动136次523人,落实低保1532户334.816万元,发放临时救助3888户252.33万元。四是文化建设“ 暖心”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感恩记忆馆等各种宣讲阵地,以电影宣传、教育演讲、普法教育等方式,大力推进感恩教育、文明创建、公共文化、民族传承“四进社区”,培育搬迁群众感恩奋进、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,增强社区互动、交流,有效提升搬迁群众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。五是社会治安 “ 放心”。以提升搬迁群众自治能力为重点,探索建立“党组织+管委会+网格化+楼栋长”机制,进一步强化安置点社区治理水平。以提升物业管理能力为重点,整合资金开发204个公益性岗位,解决保安、保洁劳动工资。以提升结对帮扶能力为重点,建立“县直部门包楼栋”的方式,保障每一户有固定帮扶联系人,帮助解决实际问题,让搬迁群众生活更舒心。



中共铜仁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主办   |   地址:铜仁市花果山市委大院二楼   邮编:554300


Copyright 2002-2021 中共铜仁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版权所有    黔ICP备18010817号-1    贵公网安备 52060202000157    技术支持武陵云